當前位置: 首頁 > 專題報道 > 學習《三十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第二十三講】

發布時間:2018-10-08 10:29:00      作者:黨委宣傳部      來源:      瀏覽量:3990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第二十三講】

編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一書,由學習出版社出版。該書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為核心內容和主要依據,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分30個專題全面、系統、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強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自2018年8月31日起,我們將選取原著內容,在公司微信公眾平臺上持續推送,和大家共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公司黨委號召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自覺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第二十三講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系統思想,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黨的十九大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并寫入黨章??傮w國家安全觀以一系列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基本觀點,科學回答了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如何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標志著我們黨對國家安全基本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一、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重要基石 

      國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入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nbsp;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边M入新時代,我國面臨復雜多變的安全和發展環境,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各方面風險可能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更加繁重艱巨。必須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創新國家安全理念,統攬國家安全全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適應了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新要求。當前,我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迎來了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但風險挑戰也十分嚴峻。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時刻準備應對各種風險考驗,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這既對國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挑戰,也為做好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機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好維護我國發展的歷史機遇期,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或打斷。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回應了人民對國家安全的新期待。在新時代,人民希望國家更加強大,更有力地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希望黨和政府更加主動作為,更有效地保護生命財產安全;希望著力解決空氣、水、土壤污染以及農產品、食品藥品安全等突出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論斷,明確將安全作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這是對歷史、現實、未來的深刻洞察。有了安全感,獲得感才有保障,幸福感才會持久。國家安全工作,歸根結底是保障人民利益,為群眾安居樂業提供堅強保障。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順應了世界發展變化的新趨勢。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各國相互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展大勢不可逆轉。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妄自尊大或獨善其身,只能四處碰壁?!皢谓z不線,孤掌難鳴?!敝挥袌猿止餐?、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同心協力應對各種問題,才能實現共享正義尊嚴、共享發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 

       二、正確理解和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國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一重大論斷,準確把握新時代國家安全形勢變化的新特點新趨勢,深刻揭示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原則要求和豐富內涵。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這是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也是推進國家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建立在發展基礎上的安全才更可靠、更可持續。要從國情出發,堅持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堅持在改革發展中促進國家安全,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安全問題的產生。安全是發展的保障。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國家安全戰略,決定了這個國家生存、發展與興盛之路。實施發展和安全并重的國家安全戰略,既要善于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做到堅持發展不停步、維護安全不懈怠。 

      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有機統一。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國家利益至上是國家安全的準則。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各項權利,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為人民創造良好生存發展條件和安定生產生活環境。以政治安全為根本,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把制度安全、政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為國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證。以國家利益至上為準則,就是要把國家利益作為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的出發點,牢固樹立捍衛國家利益的機遇意識,強化捍衛國家利益的底線思維,創新捍衛國家利益的方式方法,更堅決更有效地維護好捍衛好國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實現人民安居樂業、黨的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 

      堅持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這是新時代國家安全的基本定位。塑造是更高層次更具前瞻性的維護。當前我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也處于從發展中大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新時代國家安全,既要解決好大國發展進程中面臨的安全共性問題,更要處理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階段面臨的特殊安全問題。要立足國際秩序大變局來把握規律,立足防范風險大前提來謀劃思路,立足我國發展歷史機遇期大背景來統籌工作,做到國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安全保障就跟進到哪里,為國家發展創造良好外部安全環境。 

      堅持科學統籌的根本方法。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始終把國家安全置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中來把握,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國家安全合力。要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統籌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統籌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各方朝著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標相向而行。 

       三、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認識和有力應對一些重大風險挑戰。要聚焦重點,抓綱帶目,著力防范各類風險挑戰內外聯動、累積疊加,不斷提高國家安全能力。 

      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著力推進新時代國家安全事業全面發展進步,維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是主陣地、主戰場。要把確保政治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從維護政治安全高度謀劃和推進各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工作;以防控風險為主線,既要防控本領域主要安全風險,又要防范不同領域安全風險疊加共振;落實國家安全政策,織密國家安全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著重抓好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外部安全等重點領域的國家安全工作。 

      維護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攸關黨和國家安危,是國家安全的根本。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確保黨執政安全,是維護政治安全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識形態領域是爭奪“制腦權”的沒有硝煙的戰場。各種敵對勢力從來沒有停止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從來沒有停止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顛覆破壞活動。要切實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堅定“四個自信”,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敵對勢力在我國策劃“顏色革命”的戰略圖謀是長期的。要時刻保持頭腦清醒,不能放松警惕,堅決防范和抵御“顏色革命”,堅決遏制西方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維護政治安全,要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維護國土安全。國土安全是立國之基。國土的安全狀態與國家能否繁榮息息相關。國土不受外來侵略和威脅,資源不因戰爭或預防戰爭過分消耗,國家才能穩定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當前,我國國土安全面臨復雜嚴峻挑戰,維護國土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要提升維護國土安全能力,加強邊防、海防、空防建設,周密組織邊境管控和海上維權行動,堅決捍衛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有效遏制侵害我國國土安全的各種圖謀和行為,筑牢國土安全的銅墻鐵壁。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的活動,深入打擊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三股勢力”,堅決防范“藏獨”、“疆獨”,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全力維護香港、澳門繁榮穩定。 

      維護經濟安全。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維護國家安全,根本上是為了發展經濟,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國家制定和實施安全戰略,國家的政治、軍事乃至環境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沒有經濟安全,文化、教育、社會等領域安全也就無從談起。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場攻堅戰,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重中之重,切實解決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增強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維護社會安全。社會安全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最密切,是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晴雨表,是社會安定的風向標。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群眾對過上美好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對社會安全有更高的標準。人民群眾不僅關注人身安全,而且關注吃得放不放心、住得安不安心、出行是否平安;不僅關注打擊犯罪、維護穩定成效如何,而且關注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的水平高不高;不僅關注自身合法權益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關注執法司法是否嚴格公正,社會公平正義能否像陽光一樣照耀到每個人。要大力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社會治理整體水平,注意從源頭上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堅決打擊恐怖主義,凡“恐”必打、露頭就打,出重手、下重拳,給暴力恐怖勢力以毀滅性打擊,堅決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堅決擠壓暴力恐怖活動空間,使暴力恐怖分子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加強公共安全工作,妥善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加強交通運輸、消防、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維護網絡安全。當今世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日新月異,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產生深刻影響。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相伴而生,世界范圍內侵害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網絡犯罪等時有發生,網絡監聽、網絡攻擊、網絡恐怖主義活動等成為全球公害。網絡安全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最復雜、最現實、最嚴峻的非傳統安全問題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ヂ摼W的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要下定決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不能人家用飛機大炮,我們還用大刀長矛,要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加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制定網絡安全標準,不斷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懾能力。加強網絡安全預警監測,確保大數據安全,實現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護。貫徹落實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凈化網絡環境,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切實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安全,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維護外部安全。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和國際秩序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切實維護我國海外利益安全,保護海外中國公民、組織和機構的安全和正當權益,不斷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努力形成強有力的海外利益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安全領域國際合作,堅決支持國際反恐怖斗爭,堅定支持和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引導國際社會共同維護國際安全,為全球安全治理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來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


一级性爱偷拍A片|激情文学168|国产av小短片|,AV黄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