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8-22 09:54:04 作者:孫紀平 來源:大有支部 瀏覽量:4131
誦讀《梁家河》18:當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前 言
為深入推進《梁家河》的學習宣傳工作,引導公司全體黨員、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鉆研“梁家河”的大學問,深刻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譜寫有色西勘院有限公司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篇章,按照上級黨委關于組織開展《梁家河》誦讀活動的相關要求,將公司黨員的部分誦讀內容錄制誦讀音頻,開設“誦讀《梁家河》”專欄,陸續推出黨員干部誦讀《梁家河》的音頻故事,帶您走進梁家河,追尋人民領袖初心,共同學習梁家河小山村里蘊含的“大學問”。
紀實文學《梁家河》節選:
當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當干部的身上要留住泥土味
王憲平皮膚黑,村里人都叫他“黑子”。
剛回到梁家河的時候,村干部讓王憲平給村里寫宣傳標語,辦黑板報?!肮淖愀蓜?,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農業學大寨”等,這些內容王憲平至今還記得。
大隊成立合作醫療站后,王憲平因為在學校學過些醫學知識,被推薦為赤腳醫生,負責前后兩個生產隊的醫療衛生工作。
那個時候,農村人缺吃少穿,生了病一般都會扛著,實在扛不過去了才會去公社醫院或縣醫院。人常說生命可貴,可對于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農民來說,生命有時是廉價的,買藥的幾角幾分錢都要精打細算。
一次,村民呂能勝突發肚子疼,疼得滿頭大汗,去縣醫院治療好轉了,回到家又犯了。
呂能勝的婆姨跑來找王憲平?!澳闳タ纯窗?!不怕,治好了是你的功勞,治不好是他命苦?!眳文軇俚钠乓萄肭笏?。
看了看呂能勝的病情,王憲平想到了針灸。他試著給呂能勝扎針,沒想到扎了兩次后,呂能勝的病竟奇跡般地好了,再也沒犯。
王憲平因此出了名。王憲平明顯感到,鄉親們總是有意無意地抬舉他,于是不管刮風下雨,他總是隨叫隨到。
年輕人的心靈碰撞容易擦出火花。習近平他們來到梁家河后,大隊把王憲平和習近平他們都編到了基建隊,負責打壩修梯田。王憲平和知青們一起勞動干活,很快就熟悉了。
勞動之余,年輕人喜歡扎堆聊天,有時還會捉對兒摔跤,休息的人則在一旁加油鼓勁兒。習近平比王憲平小三歲。王憲平說:“一有機會(他)就要跟我‘切磋切磋’。那段時間雖然特別辛苦,但我們這些年輕娃娃過得很快樂?!?br />
就這樣,王憲平跟習近平他們成了十分要好的伙伴。
2009年11月13日,習近平到延安考察。因為行程安排得緊,就把王憲平等幾個要好的伙伴請到延安見面敘舊?;貞浧饍扇怂拥氖聝?,習近平說:“那個時候真開心??!”
1970年9月的一天,習近平從箱子里拿出一個筆記本,對來串門的王憲平說:“黑子,我送給你一個筆記本,你能看上不?”“咋能看不上呢?你送給我,我就拿上?!蓖鯌椘經]舍得在這個筆記本上寫字,一直保存著。
1971年1月,縣里給大隊發來一個通知,準備調王憲平去關莊公社工作。習近平知道了他調動的事,一次勞動結束后,拿出一本《毛主席詩詞》送給了王憲平,上面用鋼筆寫著:“送黑子:工作紀念”。
習近平在村前修淤地壩時,就是王憲平幫他給社員做工作。
他明白這塊淤地壩打成后對村民意味著什么,他也知道,習近平認準的事就一定要辦成。但他更能理解習近平為民辦事的情懷,特別是當他聽說習近平還要在梁家河辦鐵業社、縫紉社、磨房后,就認定習近平是一個心里裝著老百姓的人。他要向習近平學,心里要裝著老百姓,當了干部也不能忘本,要留住身上的泥土味。
王憲平說:“近平從心底里熱愛人民,把老百姓擱在心里。這可是哪一所高等學府、哪一座象牙塔里都學不到的真東西!”
他還說:“無論一個人身處什么樣的逆境當中,只要能積極地面對生活,無私地為他人奉獻,抱有遠大的理想,那么你無論將來成為工人、農民、學者、醫生、教師或是國家干部,都能為人民服務,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為棟梁之材?!?